开放与交流

1、学术带头人、优秀学术骨干的招聘

   实验室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优秀人才;努力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吸引3~5校内外及相近学科的优秀人才进实验室工作,保证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可持续、高水平发展。  

2、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

   实验室进一步完善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环境,努力为中青年学术骨干提供良好的学术和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通过依托单位设立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省级重大项目中设立子项目或专题等方式,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独立承担科研任务;通过鼓励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利用江苏省与学校共建的契机,创造条件加强中青年学术骨干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及合作,力争培养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水平和重大影响的年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3、完善激励和开放机制

   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实验室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建设期内有3~5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出国讲学、考察和进行合作研究,每年邀请3~5名国外知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他兄弟省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  

4、研究生培养

   实验室现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减灾防灾与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等7个博士点),  “减灾防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结构工程”中国矿业大学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实验室在土木工程抗地表变形和地下工程方面集中了学校的专业优势,学科之间互相补充,相互支持,为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提供了平台。此外,实验室提供了优良的工作条件、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比较完备的实验仪器设备,基本满足固定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及博士生、硕士生与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近五年,本实验室已培养博士后2人、博士生毕业10余人、硕士生毕业近200人,4人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奖。目前,在站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三年内年计划培养博士后1~3名,博士研究生6~12名,硕士研究生200名左右。